【中醫皮膚科醫案分享-慢性蕁麻疹】

本文重點
・補腎滋腎陰、疏肝:修復身體根本物質、能量,並緩解交感神經、免疫之啟動
・養陰、涼血、清虛火:修復身體陰液,並穩定骨髓淋巴之免疫
・清表熱、解表、補氣:去除剩餘外感、改善淺層循環、清除體表火氣,並修復身體能量
【醫案紀錄】
患者為55歲女性,從5年前更年期後開始有蕁麻疹,全身皮膚不定時起紅色膨疹且易發癢、伴隨皮膚劃紋症,吃甲殼類海鮮、晚上、洗熱水澡易誘發。目前一日服用2顆抗組織胺。偶發全身隨機單點刺麻感,持續約10秒
淺眠易醒多夢,容易緊張。口乾顯,喝水無法解渴
體力較差,怕吹風
◎舌診
舌體瘦長薄,色絳紅,舌顫,舌苔剝落,下輕瘀
◎脈診
右寸滑頂浮取細弦重按弱、關稍脹、尺緩弱重按滑
左寸細、關細弦顯、尺細弦弱重按稍滑
◎診斷
腎陰虛血熱、肝鬱、虛火、外感餘邪、表風熱、表氣虛
◎治則
補腎滋腎陰、疏肝;養陰、涼血、清虛火;清表熱、解表、補氣
◎處方-水煎藥
我大致幫其開立以下處方,劑量為一天份,前後共服用約50天,接續治療
① 補腎滋腎陰、疏肝
熟地黃5錢、杜仲8錢、柴胡4錢、白芍3錢
② 養陰、清虛火、涼血
青蒿4錢、地骨皮4錢、黃柏4錢、生地黃4錢
③ 清表熱
連翹2錢、黃芩4錢
④ 解表、補氣
桂枝4錢、麻黃2錢、黃耆8錢
◎預後
① 現蕁麻疹幾乎無發生,且已戒停抗組織胺,僅不小心吃到甲殼類海鮮會小發作。仍有一點皮膚劃紋症,但5分鐘內可消
② 全身刺麻感發生頻率減少許多,目前持續約2~3秒
③ 睡眠較可一覺到天亮,且做夢減少許多
④ 體力較好,吹風耐受性增加
.
【疾病、處方討論】
[慢性蕁麻疹]
蕁麻疹以六週來區分急性、慢性,兩者治療大相徑庭
✓ 急性:屬表風熱,多為外感所誘發
治療以解表風熱為主,且時間較短、僅需藥粉即可
✓ 慢性:複雜許多,因長期免疫失衡而產生固化,且免疫長期啟動也會耗傷陰液
因此一方面需用補腎、疏肝和解以穩定交感神經及免疫系統;一方面還須用養陰涼血、清虛火以修復陰液,並穩定過亢之免疫。且治療時間較長、多須水藥才推得動
.
[案例討論]
① 腎虛、肝鬱
此患者症狀在更年後發生,且兩尺脈弱重按無根、舌體瘦長薄,皆表現一派腎虛象(尤其腎陰虛)。結合左關脈緊繃、個性易緊張、淺眠多夢,代表交感神經系統長期處於過度亢奮而易誘發免疫啟動
✓ 以補腎+疏肝以修復身體根本物質、能量,並緩解交感神經、免疫之啟動。
② 陰虛血熱、虛火
從脈細、舌苔剝落、舌瘦長薄絳紅、晚上易發作等一派陰虛血熱及火旺象,可知身體陰液不足、血熱明顯,且伴隨相火妄動。一方面是因免疫啟動之熱象傷陰;一方面也會導致骨髓、淋巴躁動而更啟動免疫
✓ 以養陰+清虛火+涼血修復身體陰液,並穩定骨髓淋巴之免疫。
③ 外感餘邪、表風熱、表氣虛
結合右寸滑頂浮取細弦、紅色膨癢疹、洗熱水易誘發、全身刺麻感等,表示仍有外感餘邪與表風熱,造成免疫系統不穩、體表淺層循環不通與熱盛
✓ 以解表+清表熱去除剩餘外感,並改善淺層循環、清除體表火氣。考慮右寸重按弱、體力較差、怕吹風等表氣虛之表象,再加補氣修復身體能量
雖然每種疾病有其各自特性、處方模型,但還是要需依照每個患者不同狀況辨證論治、裁量處方,才能開出最適合每個患者的處方!
.
既然討論到免疫的問題,那下篇就來跟大家討論自體免疫的問題吧。這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呢😄
以上藥物處方劑量僅供參考,主要想與大家分享臨床上的思路。
每個人身體條件都不一樣,不宜直接套用,建議大家找專業中醫師評估治療哦!
#吳東霖中醫師 #中醫皮膚科 #慢性蕁麻疹